伦敦经营35年的邮票商人,讲述真实的房产出租人生

75次阅读

共计 138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伦敦经营35年的邮票商人,讲述真实的房产出租人生

 “过去我做这些事都挺低调的,不过反正快退休了,也该聊聊我这些年的房产投资经历了。”说这话的,是在英国伦敦经营房产出租业务长达35年的日本邮票商人北园寿之(即经营和买卖邮票的人)。他进入房产领域的契机,是结婚后在伦敦的高房租生活。当时,他买下了一套相当于日本1LDK的单卧公寓,这让他开始认真思考住所和资产问题。

 1990年,他开始出租面向驻外人员的一整栋独立住宅;1992年,又新增短期租赁公寓。如今,他名下有3栋独立住宅、1栋含4个3LDK户型的公寓楼,以及4栋共21间客房的民宿,主要租给日本人。北园原本并非为了投资才买房,而是在经营邮票生意的过程中,机缘巧合地变成了“兼职房东”

 他1952年出生于鹿儿岛,受父亲影响自小迷上集邮。大学时靠打工维持生活,并以8万日元为起点做起邮票交易。后来开了邮票店,但一次盗窃让他损失殆尽。他很快东山再起,并意识到要在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学好英语。于是1976年,他带着约400万日元前往英国考察,并最终决定留学。1981年,夫妻俩因怀孕被房东要求搬离,发现租金普遍高昂,于是萌生了买房的念头。当时英国银行的贷款条件极为宽松,只要有护照和银行账户就能全额贷款,这一点令他惊讶不已。按时还款多年累积的信用,让他日后买房更加顺利。

 90年代初,邮票市场低迷、国际交易优势缩小,促使他转向房产出租。第一栋出租屋是位于伦敦近郊、约200坪土地的一栋独立屋,租给日本驻外员工家庭,并很快满租成功。那时英国房市正处低迷期,银行甚至主动鼓励他多买房,表示“房价会跌,但租金稳定,想买就买,钱我们借”。北园在三年内连购八套住宅,通过日本人社群和广告招租,几乎全部满员。

 然而,起步阶段并不轻松。高利率和微薄的租金差额让前十年几乎没有利润,他只能亲自处理园艺、清洁、维修等琐事。直到1997年前后,因香港回归带动大量资金流入伦敦,房价才大幅上涨,他抓住机会不断买入周边房源,形成如今的“北园公寓”和“北园民宿”品牌。伦敦的房产文化与日本大不相同,当地普遍存在“物业阶梯”观念——人们会随着人生阶段不断换更大的房子,等孩子长大后再卖掉换小户型养老。英国自住房出售免资本利得税,这让换房利润可直接转化为退休金。不过近年受利率上升和通胀影响,这种换房循环正在变得困难

 在租赁管理方面,日本与英国差异很大。英国中介费较低,通常只向卖家收取1%–1.5%的佣金,买家无需付费,因此房产交易更频繁。不过,英国有历史遗留的租客保护制度,例如“固定租客”可以在业主更换后继续长期居住且租金不变,令部分房东头疼。北园也曾遇到少数租客误解法规,试图据此拒绝搬离。当下英国住房供给严重不足,工党政府承诺五年内建150万套住房,但短期难以缓解紧张局面。高租金依旧维持在高位,部分房产即便租金翻倍也有需求。北园本人虽然有加租空间,却基本维持原价,“反正够用了”,他笑称。

 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低利率时代已结束,如今贷款利率飙升。北园在2023年一次性还清所有贷款,让自己在73岁高龄仍能轻松管理房产。他坦言:“如果只有邮票生意,我可能只会有一套自住房;是房产让我实现了财务安全。”尽管嘴上说想“左手摇扇、躺着养老”,但他依然亲自修剪庭木、处理维修问题,“这算是半玩半干吧”。

参考资料
伦敦で大家業35年「左うちわ」の切手商が語る、賃貸経営のリアル – 楽待新聞

忘れな草プロジェクト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