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营·管理签证重大变化解析(2025年8月27日版本)

836次阅读

共计 236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重大变化解析(2025年8月27日版本)

 近年来,日本的“经营·管理签证”(Business Manager Visa)一直是外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希望在日本建立事业并长期生活人士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制度被部分申请人滥用,例如注册空壳公司、仅为拿到签证而设立形式化业务等情况逐渐增多,加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法务省与入国管理局在2025年8月26日正式提出修订案,计划在同年10月中旬实施一次近十年来力度最大的政策收紧。这一改革不仅仅是对资本要求的简单提升,更是一次从资金、雇佣、资历到申请材料全面收严的制度重构。对于已经在日本经营公司或正计划申请此类签证的人来说,这意味着需要从经营实质、团队建设和资金准备等多个层面重新审视自己的计划。

 本次修订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注册资本门槛的显著提高。现行制度下,申请人只需在公司设立时具备500万日元以上的注册资本,或者雇佣两名以上的全职常驻员工,两者满足其一即可申请经营·管理签证。然而,新制度要求申请人必须同时满足两项条件:其一是注册资本提高到3000万日元以上,其二是必须至少雇佣一名全职常驻员工。这一“双重满足”模式不仅直接将资金门槛提高了6倍以上,还彻底取消了过去“用资金替代雇佣”或“用雇佣替代资金”的申请方式,意味着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人员配置,才能符合申请资格。对于过去依靠较低资本投入申请签证的模式,这无疑是一道高墙。

 除了资金和雇佣要求的改变,申请人本人的资历条件也首次被明确规定。修订案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的经营或管理经验,或者拥有与拟开展业务相关的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一规定将直接淘汰掉缺乏管理背景、尤其是没有在日经营实绩的初创创业者。与此同时,营业计划书也不再是申请人单方面撰写提交即可,而是必须经过专业人士的审核,这些专业人士包括中小企业诊断士、公认会计师、税理士等。审核机制的引入,旨在确保申请企业的商业计划具备可行性与真实性,从制度设计上减少“纸面公司”和虚假计划的出现。

 常驻全职员工的要求同样值得高度关注,因为这是许多申请人容易忽视的关键条件。在现行制度中,如果选择以雇佣人数来满足签证条件,申请人必须雇佣两名以上的全职常驻员工,而这些员工的身份有明确限制。具体来说,持有“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签证的外国人不能计入常驻员工人数可以计入的人员包括日本国籍人士、永住者、特别永住者、定住者,以及日本人或永住者的配偶与子女。这一规定背后的逻辑是,入管局认为只有长期稳定居住在日本的员工,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短期工作签证持有者不符合条件。更重要的是,这些员工必须是正式雇用的正社員,不能是派遣、兼职或外包合同人员,并且必须加入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健康保险和厚生年金,申请时需要提交雇佣合同和社保参保证明。修订后,常驻员工人数的最低要求从两人降到一人,但由于资本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因此这一降低并不会减少企业的实际负担,反而会因为资本门槛的提升而增加整体运营压力。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重大变化解析(2025年8月27日版本)

 推动此次制度收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防范制度滥用,近年来,空壳公司、名义经营以及无实际运营场所的案例不断增加,这不仅破坏了签证制度的公信力,也引发了社会对外籍经营管理人员签证的质疑。其次是提升外籍创业者的整体质量,日本政府希望吸引的是有真实资金、稳定团队和可持续经营计划的申请人,而不是短期获利或借签证入境的人士。第三个原因是对标国际标准,包括美国、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在商业移民签证方面都设有更高的资金和经营要求,日本过去的标准相对宽松,此次调整是向国际主流靠拢的表现。最后,政治和社会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在近年来反移民情绪升温的环境下,政府有动力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来回应国内对移民政策的担忧。

 对于实际申请人而言,这次改革将直接影响到资金筹措、用人策略以及时间安排。例如,一位目前持有500万日元资本、依靠两名外国技术人员支撑运营的公司,即便在现行制度下可以申请签证,但在修订后将完全不符合条件,因为既不满足3000万日元的资本要求,雇佣的外国人也不计入常驻员工人数。再比如,一家已经有3000万日元资本的投资公司,如果没有雇佣至少一名符合身份要求的全职员工,也将无法通过新制度的审查。对于这类企业,必须尽快招聘日本籍或永住者员工,并确保其为正式雇用且加入社会保险,才能符合条件。

 从申请流程来看,修订后的步骤将更加严谨。首先是在公司设立阶段就准备充足的注册资本,选定符合规定的实际办公场所(虚拟办公室将不被认可);接着是雇佣符合身份条件的全职员工,并完成社会保险加入手续;随后是准备和提交经专业人士审核的营业计划书、详细财务报表、雇佣合同及其他支持性文件;最后将这些材料提交入管局进行审查,整个过程预计需要两到三个月甚至更久。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申请失败。

因此,如果你正打算申请经营·管理签证,而当前的资金水平与用人配置仍停留在旧制度的最低标准,建议尽快在政策生效前提交申请,以避免新制度实施后的高门槛。如果已经具备一定资金基础,但缺乏符合条件的员工,应尽早调整招聘计划,锁定本地或长期居留身份的人员,并为其办理完整的社保手续。如果在资历方面存在短板,可以通过补齐经营管理经验获得相关领域的高等学历来提升竞争力。此外,还可以考虑通过Startup Visa特定活动签证等方式作为过渡,在一定期限内完成资金和团队的建设,再转为经营·管理签证。

 总体来看,2025年的这次制度改革,是一次将日本创业型居留制度推向高资金、高资历、高合规阶段的重要转折。它会让一部分申请人被挡在门外,但对于那些真正有意愿、也有能力在日本长期发展的创业者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一次彰显自身实力的机会。提前规划、主动应对、强化合规,将是赢得这场制度变革的关键。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