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基础的种类与要点

365次阅读

共计 13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建筑物基础的种类与要点

基础是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承重部分,承担着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重要作用。合理的基础设计,不仅能确保建筑物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与安全,还能有效抵御地震、地基不均匀沉降及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日本《建筑基准法施行令》对基础的构造与适用条件提出了严格规定,因此理解基础的类型、适用场景和设计要点,是学习建筑构造和备考的重要内容。

基础的构造要求

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需要依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形状地基状况设计,并使用由国土交通大臣指定的合规结构方法(依据《建筑基准法施行令》第38条第3项)。

合规性

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必须采用国土交通大臣指定的合格结构方法(《施行令》第38条第3项)。

如果使用未经认证的方法,则可能导致建筑不合规,无法通过审批。

地基支持力

砂砾地基:颗粒粗、排水性好、压缩性低,通常具有较高承载力,适合直接建造浅基础。

粘土地基:含水量大,压缩性强,承载力差,容易发生沉降,需要更复杂的基础结构。

统一性原则

原则上,同一建筑物内不得混用不同的基础结构方式(《施行令》第38条第2项),以避免不同部分沉降不均,造成建筑物裂缝或倾斜。

木造建筑物的基础

在木造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不仅能提高抗震性能,还能改善整体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基础的种类与适用场景

浅基础

浅基础是将建筑物荷载在较浅深度直接传递到地基上的形式,施工简便、成本低。

1.特点

构造简单,施工成本低。一般用于低层建筑或轻型建筑。

2.适用条件

地基承载力较高,或者建筑物自重较轻。多见于低层住宅、小型仓库等轻型建筑。

3.常见类型

独立基础:在柱下单独设置,适合柱荷载较小的建筑。

布基基础:在墙体下连续设置,适合承重墙结构。

筏板基础:在整个建筑物底部浇筑一整块钢筋混凝土板,用于地基承载力稍弱或荷载较大的情况,能均匀分散荷载。

深基础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或地基承载力不足时,需要采用深基础,通过桩基将荷载传递到更深层的良好地基。

1.适用条件

建筑物高度超过 13 米;

最下层楼板每平方米承受荷载超过 100 千牛顿。在这种情况下,桩基必须深入至坚硬的良好地基层。

2.桩基材料与注意事项

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常见于现代深基础工程,强度高、耐久性好。

木桩:仅限于临时性建筑使用。防火区域内如使用木桩,必须保证木桩始终浸没在地下水位以下,以避免腐朽;该规定不适用于单层木造建筑。

基础设计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地基形式

粘土地基通常需要更复杂的基础结构以提高稳定性。

砂砾地基则更容易实现高支持力。

2.基础与建筑结构匹配

基础设计需与上部结构的形式相适应,以避免沉降或倾斜。

3.环境因素的考虑

防火区域建筑需特别注意木桩基础的防腐要求。

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采取防潮、防腐措施。

木造建筑物基础的强化

在传统木造建筑中,如果采用独立基础或布基基础,抗震性往往不足。现代设计中,常通过 钢筋混凝土连续基础或筏板基础 来增强整体刚度与稳定性。特别是在地震频发地区,这种方式能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

建筑物基础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基承载力、建筑荷载和环境条件。浅基础适合轻型建筑,而重型或高层建筑往往需要深基础来确保安全。特别是在防火区域或地震多发地区,更应重视材料选择与补强措施。对于木造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是一种兼顾抗震与耐久性的有效方案。合理的基础设计不仅能提升建筑的使用寿命,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

正文完
 0